案例
这是一段来自路面监控的面画。
12月5日凌晨3点50分,已有9年驾龄的温岭市温峤镇的哥周某开着出租车行驶在温大线城西街道吴岙村路段。一路上车辆不多,车子时速七十公里左右,身上也没有系上安全带。
3点54分,车子来到吴岙隧道西口太平往温峤方向。周某左手掏出手机,就在眼睛盯着手机屏幕时,事故发生了,出租车的车头与路边的水泥桥护栏发生了碰撞。
紧接着,周某的胸部撞击在方向盘上,随后身体迅速反弹往后撞回至座椅,身体右倾到副驾驶室。
2分钟后,周某醒了过来,勉强支撑起身体,用手抚在腹部,按着头部,靠在驾驶室座椅上。就这样,周某痛苦地靠在座椅上,身体不停地抽搐,十几分钟后,周某的生命迹象慢慢消失了。
4点半左右,温岭市交警大队接到群众报警。民警立即赶到了事故现场,只见出租车的车头整个凹陷进去,前保险杠被撞断,掉在了地上,大灯被撞碎,引擎盖拱起,前挡风玻璃裂开,后备箱处于打开状态,路面上散落着一些车辆碎片。
民警说,如果事发当时有过路人及时报警,周某可能会得救。但遗憾的是,当时是凌晨4点左右,路上人车稀少,并没有人及时报警。交警接到报警已经是事发半小时后了。“从这起事故情况来看,周某开车看手机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没有系安全带,导致身体和颈部受伤,加重伤害的后果”。
延伸阅读
开车打手机危害甚于酒驾
开车打手机到底有什么危险?交警说,由于大部分人直接用手拿着手机放在耳边接听,会对驾驶造成妨碍,单手操纵方向盘,不能很好控制车辆的左右和前后距离,容易发生事故。更重要的是,开车打电话时,司机一心二用,肯定会分散注意力,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往往反应不及,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追尾、刮蹭、闯红灯,很多都是开车打手机不注意而引起的。曾经有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撞车,车毁人亡,交警从手机通话记录发现,发生事故时,肇事司机正在打电话。
研究表明,现今酒后驾驶并不是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的第一“杀手”,开车打手机比酒后驾驶危险性更大。英国伯克郡交通研究所公布的测试结果表明,开车时使用手机,大脑的反应速度比酒后驾车时慢30%。开车打手机发生车祸的风险,比正常驾驶时高4倍以上。有70%的致命交通事故是司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而手机又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罪魁。美国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开车打手机导致司机注意力下降20%,如果通话内容重要,司机注意力甚至下降37%。同时,拨打手机的用户行车速度比正常状态慢9%,刹车的反应速度也要慢19%,拨打手机还将导致司机驾驶过程中的路线扭曲。
研究还发现,开车时打手机会使司机的视野变得狭窄,降低外围视觉的感知能力。在一项读取告示牌信息的测试中发现,一个专心开车的驾驶员比一个分心通电话的驾驶员所记得的信息多50%,形成“不注意视盲现象”。打手机的司机更可能错过交通信号,经常看不到公告栏和其他标志。经常有人去机场接人时,路上接了个电话,结果错过了机场高速入口,只好绕了很远的路才绕回来,耽误了很长时间。
同时,开车打手机还会引起交通拥堵。据测试,遇到中度或高度拥堵路况,司机通话时变道次数会降低20%,驾驶速度也会降低,在非常拥堵路段,打手机的司机比正常行驶要多用3%的时间,在中等流量路段,打手机的司机需要多花2%的时间。我们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前面的车像蜗牛一样慢慢爬行,后面的车急得不行,超过去之后,看到司机正专注地拿着手机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