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气渐凉,空气干燥起来。此时,由于驾驶员体内水分不足而极易引起咽燥声嘶、干咳无痰、嘴唇干裂、心烦口渴、皮肤干燥、大便秘结,如果受风凉还会引起头痛、鼻塞、关节痛、流泪、咳嗽、气管炎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将这些症状称之为“秋燥综合症”。驾驶员一旦染上“秋燥综合症”,就会影响行车安全,导致事故发生。那么,如何预防呢?驾驶员朋友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 饮食。秋天的饮食原则上应该以滋阴润燥养肺为主。具有这些功能的食物有很多,如芝麻、百合、莲子、银耳、海参、木耳、蜂蜜、胡萝卜等。还应适当多吃一些秋季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红枣、柿子、葡萄、核桃等,这些水果均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之功效,可以补充夏季过多消耗的养分,起到舒心气、滋机体、克秋燥、补损耗的作用。另外,入秋后多喝点热茶、汤类或白开水,可以补充体内新陈代谢的需要,有防便秘、润肌肤、防唇裂的作用。
二、 起居。入秋以后,驾驶员睡眠时应注意保暖,不要裸腹,不要卧凉榻;衣服的增减应随天气的变化而定。经常洗热水浴,有助于舒筋活血,有效防止皮肤因干燥而皲裂、起皮屑、裂唇;另外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使意志安逸宁静,这样可以使肺气不受秋燥的损害,从而保持肺的正常功能,确保行车安全。
三、 运动。运动可使呼吸肌活动增强,肺的通气量和氧气量均会增加,呼吸功能也就得到了改善;运动可使消化系统代谢旺盛,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增强食欲;消化吸收功能也可得到改善;运动可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协调,神经系统的工作效力更加提高,有利于更好地安全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