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对一、二、三类班线、包车客运车辆未按规定要求安装安全带的,新增车辆不得配发道路运输证,原有车辆在线路审核时不得核发线路证,旅游包车不得发放省际包车牌。这是4月13日记者从由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安监局联合召开的“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的。
尽管实验表明,正确安装和使用安全带,可以降低40%以上的事故伤亡率,浙江省2008年起就明确一、二、三类班线、包车客运车辆必须按规定强制安装安全带。然而,直至目前,省内有关营运客车安全带安装还没完全到位,乘客使用安全带的意识也不强。即日起开展的“安全带—生命带”专项行动将使这样的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根据专项行动的要求,客运企业和站场应该在客运车辆出站前、上高速公路前、服务区休息发车前等环节,提醒旅客系好安全带。公安部门在路面执法过程中将加大对未按照有关规定安装安全带车辆的监督检查,发现驾驶人和旅客不使用安全带的,及时纠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道路客运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浙江省是人口流动大省、道路运输大省,道路客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2011年,全省共发生道路客运事故291起、死亡329人。特别是今年春运期间,全省道路运输行车死亡事故、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目前,三厅局已联合下发我省“‘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解决全省道路客运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领导小组由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郑黎明担任组长,省公安厅副厅长郑兴军、省安监局副局长徐洪军、省运管局局长赵雁担任副组长。
郑黎明在会上指出,全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始终坚持把安全发展作为加强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贯穿于交通运输服务的全过程。全面开展道路客运驾驶员安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切实提高卫星定位装置应用水平;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客运站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客运站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强化隐患整改和违法行为的督查等。
郑黎明特别强调,应加大对站外组客的打击力度,加强农村客运的安全监管,加强汛期的行车安全管理。
郑兴军表示,省公安厅将主动与交通运输部门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严把驾驶人考试关。5月1日起,各地对大型客车、牵引货车准驾车型的驾驶人全面开展夜间考试。在开展夜间考试前,落实不低于20公里的长距离实际道路考试,并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山区、隧道、陡坡等复杂条件的考试,并对考试进行全程监控,从源头上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
除安全带问题外,旅游包车经营范围广,监管难度更大,是道路客运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今年省外发生的3起较大道路客运事故都是旅游包车事故。活动中,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将联合公安、安监、旅游部门,对辖区内的所有旅游客运企业、车辆及其驾驶人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