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共发生17起道路客运安全事故,死亡142人。这些事故多发生在凌晨2点到5点之间。
随后,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及时出台政策,推行凌晨2时至5时长途客运车辆临时停车休息的措施,以防范司机疲劳驾驶,降低事故发生率。湖北省、武汉市运管部门也相继发文,推行该政策。
但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长途客车禁止夜行”推行近一个月来,许多客运公司的车辆仍在“跑夜路”。长途客车为何不愿在夜间休息?长途客车行车安全该如何保障?
新规
凌晨2点到5点禁行
在7月份我国发生的17起道路客运安全事故中,两起尤为惨烈:一起是7月4日凌晨随岳高速公路仙桃段,一辆由广州到天门的大客车违法停车时,被一辆大货车追尾,造成26人死亡;另一起是7月22日凌晨4时,一辆由山东威海开往湖南长沙的大客车,行驶到京珠高速信阳境内时突发大火,造成41人死亡。
调查发现,这些交通事故大多发生在凌晨2点到5点之间。发生在仙桃和信阳的两起事故,都是发生在凌晨4点左右。
鉴于此,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出台了新的措施:对超长途连续运行的卧铺客车,积极推行凌晨2时至5时临时停车休息的措施。
武汉市运管处随后也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道路客运企业和客运站安全生产的紧急通知》,该通知要求,各道路运输企业要切实落实GPS监控管理,对运营车辆进行24小时监控,严禁车辆凌晨2点到5点运行。
现状
客车仍在跑夜路
8月16日中午,汉口金家墩汽车站B区停车场,一排排挂着“武汉—温州”、“武汉—福州”等牌子的省际长途客车静待傍晚时分发车。
上海新世纪运输公司在经营武汉到上海班线。该线路负责人韩伟告诉记者,武汉到上海班线都是晚上7点钟发车,早上6点到上海。
谈到凌晨2点到5点禁行的政策,韩伟坦承,他们并没有执行这个规定。他说,武汉到上海的长途车,都是晚上发车,早上到上海,这样,旅客第二天到上海后可以正常上班,办事。如果在凌晨2点到5点休息,到上海的时间就成了上午9点多,影响旅客上班办事。
省客集团“武汉—福州”线路负责人表示,他们近期在长途车上做了问卷调查,100名旅客里,有89人表示,如果夜间在路上休息,会影响自己的行程,他们也将不会再乘坐长途客车。该负责人称,如果强制凌晨休息,长途客运车“夕发朝至”的优势顿失,生存更难。
无奈
凌晨行车无处罚依据
省高警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有相关规定,但对于没有在凌晨2点到5点休息的长途车,警方并没有法律依据进行处罚。前几日,他们在凌晨时到京珠高速服务区,劝导过往的长途司机休息。“但也只能是劝导而已,无法进行强制”。
不过,该负责人表示,将重点打击长途车高速公路违规停靠行为。该负责人介绍,近日已与省运管部门出台措施,采取联动,即一旦发现违停长途车,警方先罚款200元,扣6分,再通知运管部门,运管部门再进行处罚,最高可罚2000元,甚至取消运营线路资质。经过联动,目前高速公路上违停现象大幅减少。
尝试
客车将装“黑匣子”
金家墩客运站是武汉市拥有省际长途线路最多的车站。该站分管安全的副经理刘志军说,对于在凌晨休息这一规定,该站也已经向长途车车主和客运公司下发了通知,但客运公司不愿意,导致目前执行效果不好。车站只能从其他方面加强管理。
据介绍,目前长途客车上,2公斤灭火器必须装载两个,以前只须1个;安全锤必须装4个,之前两个即可。下一步,我省长途车还均将装上车载视频装置,这种装置可以使企业随时监控车厢内情况,有效约束司机违规揽客等行为,并可保存为录像,相当于飞机上的“黑匣子”。
分析
运营模式存隐患
一位从业多年的长途运输公司负责人表示,长途车隐患多,原因在于多方面,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客运市场大多实行挂靠和承包经营,运输企业将客运线路或车辆承包给个人。而个体承包者往往只把利润放在第一位,管理跟不上,安全隐患大增。
省运管部门表示,在2004年国家明文规定禁止车辆挂靠后,我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又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逐渐清理车辆挂靠,整顿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