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全省安全生产会议上,通报显示:7月,是我省道路运输企业行车事故的高发期,4起事故死亡32人,占今年以来的1/3。其中,随岳高速“7·4”重大事故酿成了26死29伤的惨剧。
7月4日凌晨3时40分,由广州驶往天门的一旅游客运车被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追尾,两车冲出高速护栏翻入边沟后起火燃烧。据参与救援的人员回忆,现场惨不忍睹,两车残骸面目全非,尸体高度碳化。
据了解,两车均存在违规行为。前车应一女乘客下车要求,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违停,停下后女乘客发现手机没电,要求司机给其丈夫打电话前来接她。就在此时,后方重型车追尾一头撞上,引起发动机爆炸起火。事后现场勘察发现,路面毫无刹车痕迹,重型车司机疲劳驾驶速度过快是导致事故的另一原因。
剖析这场事故,首先暴露出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严重不落实。其一,肇事大客车挂靠武汉海龙旅游客运有限公司经营,公司对车辆的技术状况、出车情况、驾驶人状态等重要信息均不掌握,完全处于失控状态。事发时大客车驾驶人梁伟系车主临时聘请,另一副驾驶则是梁伟私自邀约,足见企业对所属驾驶人员管理混乱。其二,客车上虽然装有GPS卫星定位装置,但自6月25日发生故障后一直没有修复,而客运公司仅在周一至周五9时至17时有人负责监控,其余时段根本无人值守,故客车违停无法得到及时纠正。其三,大客车在广东自行揽客,没有按“一次(线)一证”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流离于监管之外。运输企业的这些不履行安全主体责任问题,是这起事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
此外,路面管控工作也存在疏漏。在当前交通参与者交通法制意识淡薄、文明交通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交警执法管理不严,让违法人有可乘之机。
“7·4”事故发生后,省交通运输厅已开展交通运输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活动,集中三个月时间,以客运企业、客运站、旅游车、卧铺车、驾驶员的聘用和管理、营运车辆24小时动态监控等方面为重点,排查治理薄弱环节。同时,强化长途客车安全行车的措施,卧铺客车要强制安装车载视频装置,推行凌晨2时至5时停车休息的措施。
据悉,有关方面已下“最后通牒”:年底前,我省所有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未按规定安装卫星定位装置,一律不予核发道路运输证;凡是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不合格的运输企业和客运站,一律依法停业整顿;凡是发生重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的驾驶员,一律注销其从业资格。
随着道路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公路建设的不断加快,我省交通运输正处于大跨越、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是在这个关键时期,越是要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7·4”悲剧决不能重演!(记者崔逾瑜 实习生俞娜 曾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