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车出现故障时,不少的车主都选择自己熟悉的汽修厂,却极少考虑到维修企业的安全隐患问题,频频发生的意外事件,但却并没有引起汽修厂家和消费者的注意。
4S店缺乏安全通道
现在,许多经销商在销售新车时都宣称“要想有保障,请到专营店”,因此不论是爱车出现问题,还是售后服务,4S店一直以来都是车主们的最常光顾的地方。
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不少的4S店都是前店后修,甚至是在一些标准的4S店,汽车进出都是通过大门,基本上都没有专门的消防通道。
对此,一些4S店的负责人不以为然。某销售商表示,他们做汽车销售已经很多年,但一直都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即使发生事故,店里也有足够的人力和消防器材来进行扑救。
一位在汽修厂工作多年的李师傅表示,这是对自己和消费者不负责的,没有发生过不能说明不会发生。作为一个品牌经营店,消防设施和通道是应当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维修厂消防设施形同摆设
4S店如此,那么一些专业的汽车维修厂情况又如何呢?
在武侯大道某汽修车,记者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几个沾满灰尘的灭火器,上面乱七八糟地堆着一些拆下来的汽车零部件。工厂的小工说,他来这里快两年了,却从来没有看到过谁来维护过。汽修车老板也承认,这些灭火器根本就不能用,只是在那里做摆设,目的是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也让消费者有一个心理安慰。
如此危险的环境,难道这些从业人员就没有一点感觉?不少的工人在记者采访时表示,怕归怕,只要没有出事,就无所谓了。
另外,大部分汽修厂位置都处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一旦发生险情,不仅会危及企业本身的安全,而且还会危及到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家住汽修厂附近的杨女士就为这些“炸弹汽修厂”成天提心吊胆,她盼望有关部门能好好地治一治。
路边店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
如果说4S店和非品牌店条件不够完善,那么汽车维修行业中条件最差的非路边维修店莫属。在这里,消防通道谈都谈不上,相关的消防器材也难以觅及。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北门的许多汽修厂里,员工用的工具只有锤子和扳手之类的东西,连起码的升降机都没有,而只能在一个简单的水泥地沟里进行业务操作。更有甚者,工人还得在黑暗中工作。
汽修店的张师傅说,这种连基本安全都难以保障的维修店早就应该取缔掉,他们不仅在技术、设备上达不到要求,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迟早会出事。
对策多借鉴先进经验
成都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李师傅告诉记者,汽修行业存在这样那样的安全隐患,与管理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当时制定的有关汽修行业的制度和政策相对落后;另一方面,相关主管部门的执行还欠缺一些力度。
李师傅表示,要真正的规范汽车维修行业,切实地保障安全,除了监管力度要加强外,还要大量借鉴国内国际上同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措施,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同时要求所有的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对维修厂的安全工作加强检查,各汽修厂也应增强安全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