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人体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些躁动反应。进入夏季,气温增高,皮肤毛孔舒展、血液供应增多,而供应大脑的氧气减少,于是出现了懒洋洋、昏昏欲睡等现象,也就是夏打盹。但对于驾驶员来说,夏打盹会使其处理紧急情况的应变力和反应力下降,从而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整理夏季驾驶员行车抗疲劳几法,如下:
一、合理的饮食结构
进入夏季,驾驶员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较多的从饮食上加以注意,减少夏打盹发生。实践证明,能有效消除人体疲劳、保持清醒的元素有钾、咖啡因、碱性食品、维生素。具体到我们日常食用的胡萝卜、大白菜、茶叶、巧克力、苹果、海带、黄豆、土豆等食物中摄取。
二、保证充足的睡眠
夏季气温高、昼长、夜短,经过春困过后,人体对睡眠时间的缩短还没有完全的适应,容易导致睡眠不足。因此,驾驶员在出车前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在自己习惯睡眠的时间开车。在行车中若感到疲劳,出现打哈欠、手足无力等瞌睡征兆时,应停车休息一会儿,下车活动活动,待精力恢复后再行车。另外,如遇头晕、恶心、周身无力等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停车休息,及时治疗,待身体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行车。建议,驾驶员在车内放一盒风油精或一个具有醒脑作用的香水瓶。
三、保持良好的心情
1、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驾驶心态,是检验一名驾驶员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如遇堵车,想一想,大家都在堵,又不是你一个人,也就心平气和了。
2、自信是快乐的秘诀。如遇车坏、无油等情况,不能急躁,惟有自信,才能乐观、愉快的处置行使过程中突发事件。
3、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文明驾驶。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切勿强行超车、并线,更不能开“霸王车”。并线超车,要留足够的提前量,并打提示灯;在狭窄路段,宁可礼让三分,也不能抢先一秒。如果人人都能遵章文明驾驶,交通事故一定会大大减少,道路拥堵也会大大缓解。让驾车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岂不是皆大欢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