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告栏 |
|
 |
|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
发表时间:2011-07-11
来源:
|
三、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核心,提升节能减排理念,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强化科技进步,完善法规标准,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运输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节能减排与交通运输发展相协调,将节能减排作为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抓手;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企业主体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建立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通过全面推进行业创新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提供根本动力;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有力有序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CO2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结构性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更加完善,内河航运承运比重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明显提高,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运输车辆、船舶、港口机械与施工设备的大型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交通运输装备结构更加优化;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所提高,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基本健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成果转化与产品推广水平明显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主体,节能减排服务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节能减排监管能力显著提升。运输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全行业节能减排理念与素质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战略规划体系、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监管组织体系和统计监测考核体系。
(四)主要指标
——能源强度指标:与2005年相比,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0%,其中营运客车、营运货车分别下降6%和12%;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5%,其中海洋和内河船舶分别下降16%和14%;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8%。
——CO2排放强度指标:与2005年相比,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下降11%,其中营运客车、营运货车分别下降7%和13%;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下降16%,其中海洋和内河船舶分别下降17%和15%;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CO2排放下降10%。
|
第[1]页 | 第[2]页 | 第[3]页 | 第[4]页 | 第[5]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