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热门动态
国务院关于第二批取消152 ...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
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 ...
关于认真贯彻落实道路运输车 ...
关于公布台州市道路运输行业 ...
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春 ...
行业动态
西临高速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
这个汽车配件易引发多起交通 ...
阳朔发生一起事故越野车和货 ...
济宁:高速大雾两车追尾违规 ...
西汉高速任性驾驶酿事故汉中 ...
公告栏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发表时间:2011-07-11             来源:
 
一、现状与评价
(一)主要工作成绩
“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加强节能减排监管,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1.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节能减排的集约效应日益显现。
一是大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内河航运、城市公共交通等节能环保的比较优势日益显现;二是着力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改善技术状况,2010年底全国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有铺装路面和简易铺装路面公路、万吨级以上泊位和五级以上内河航道所占比重分别比“十五”末提高了1.3、20.2、2.3和1.1个百分点,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三是努力改善车船运力和工程机械装备结构,交通运输装备的大型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趋势明显,2010年底营运货车平均吨位、营运船舶平均净载重量分别比“十五”末提高了36.1%、105.9%,整体能效水平显著提高;四是加快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的集约化程度和用能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交通运输结构的不断优化,使节能减排的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大大提升了交通运输系统节能减排的整体水平。
2. 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基础明显增强。
一是组织开展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一批重大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为行业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广应用不停车收费(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现代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三是大力推进采用先进运输装备技术,开展了货运汽车及汽车列车推荐车型、客运车辆等级评定和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配合开展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积极开展港口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RTG)“油改电”,探索应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等;四是发布了两批共40项重点推广在用车船节能产品(技术)目录,大力推广应用燃油添加剂、节油器等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五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中积极采用新结构、新工艺和新材料,推广应用隧道节能照明、路面材料再生、温拌沥青等新技术,探索应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这些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技术基础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3. 注重提升节能减排监管能力,节能减排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机构。交通运输部成立了新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办公室,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大型交通运输企业也普遍设立了相应的节能减排工作管理机构或岗位,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组织开展了交通运输行业能源统计体系研究,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能源统计指标初步纳入国家统计;着手研究构建行业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并在山东等地开展监测考核试点。三是积极推动实施了燃油消费税改革,实施了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实载率低于70%的客运线路不得新增运力等政策,强化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改进行业能源利用水平。四是积极引导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组织开展甩挂运输、江海直达、多式联运等试点工作,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系统运行效率。五是在交通建设领域,注重合理规划、创新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管,认真执行节能评估与审查、规划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使节能减排方针在交通建设工程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效促进了行业节能减排管理体系的完善和监管能力的提升。
4. 健全法规标准和规划体系,节能减排制度环境持续改善。
相继出台了《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制定了《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发布了《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以及各年度节能减排工作要点;印发了《交通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指导意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等指导性文件。与此同时,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地方性标准、中长期规划和具体实施意见。法规标准与规划体系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5. 积极开展宣传培训与示范工程,节能减排理念不断提升。
组织召开了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视频会议,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港口建设、港航共建绿色水运等专题工作会议,开展了“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等专项行动,统筹部署全行业共同行动;组织开展了“宇通杯”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机动车检测维修、港口机械等职业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全行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先后推出了三批共60个部级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总结提炼经验并予以大力宣传推广,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组织“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与交流培训;开通了“交通节能网”,及时发布国内外动态信息,推广先进技术与经验。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企业也相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宣传培训、示范试点与实践活动。全行业节能减排意识明显增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理念不断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更高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是交通运输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内河航运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滞后,综合运输组合效率尚未充分显现;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断头路、局部瓶颈等已成为影响基础设施网络效应的重要制约因素,部分沿海港口进出港航道能力不足;运输装备结构不尽合理,大型化、专业化车船比重不高,老旧车船比重偏高;道路运输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比较低;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亟待提高。
二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仍需健全。节能减排科技研发投入不足,节能减排技术、产品推广应用进展较为缓慢;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广还比较滞后;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节能减排技术产品和服务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三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监管能力还有待提升。节能减排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专职管理机构和人员缺乏,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引导性资金投入明显不足,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还不完善;节能减排统计计量、检测监测与考核评价等基础性工作薄弱。
 

第[1]页 | 第[2]页 | 第[3]页 | 第[4]页 | 第[5]页
 更多相关内容
[ 严格整治,不松懈!台州“货运实名制”动真格了 ]
[ 西临高速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罐车与面包车相撞6 ]
[ 这个汽车配件易引发多起交通事故但大家却忽略了 ]
[ 阳朔发生一起事故越野车和货车相撞3人当场死亡 ]
[ 济宁:高速大雾两车追尾违规行驶酿惨剧 ]
[ 西汉高速任性驾驶酿事故汉中三车追尾一司机身亡 ]
[ 酒驾出事故还伪造现场两个货车司机后悔莫及 ]
[ 长清“2.12”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情况通报:3 ]
[ 梅河高速交通事故造成六死三伤:面包车追尾货车 ]
[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
友情链接
国家安监局 浙江安监局 台州安监局 交通运输部 浙江交通 台州交通 浙江运管 台州新闻 百度地图 交通违法查询 台风路径 卫星定位

台州佑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1036820号-1